8月19日,新疆智能装备研究院氢能与低碳技术研究所所长祝凯一行4人来我校交流座谈,深入研讨建设乌鲁木齐智能装备研究院的方案。我校党委副书记、校长葛晨光主持会议,副校长孙晓伟及相关处室、学院领导出席会议。
祝凯首先对新疆智能装备研究院氢能与低碳技术研究所进行系统介绍。该研究所植根阿克苏,聚焦智能装备、矿山智能化与绿色低碳发展、航空飞行器、氢冶金、智能仿生机器人等领域的科技前沿问题和产业难题,融合多学科优势,突破制约行业发展的关键技术,推进了产业转型升级。如今,乌鲁木齐市凭借独特的区位枢纽优势,已逐步形成具有规模效应的产业集群,为构建产业协同生态奠定了坚实基础。为进一步整合优质资源、技术要素及高端人才,新疆智能装备研究院氢能与低碳技术研究所拟在乌鲁木齐设立分支机构,并将其打造成创新联合体,助力高校与地区经济发展。
根据规划,新建乌鲁木齐智能装备研究院将锚定四大核心方向:航空飞行器智能装备研发、矿山智能化与绿色低碳技术集成、先进成型技术与智能装备创新、氢能及低碳技术场景化应用。通过构建“技术研发-中试转化-产业孵化-人才培育”全链条协同平台,助力乌鲁木齐市跻身全国智能制造与低碳技术创新高地。
会上,双方围绕研究院建设方案的核心要素展开全方位研讨,重点就创新联合体的组织架构、运行机制及协同模式达成多项共识。葛晨光针对合作路径提出六点系统性建议。一是凝聚合作共识,本次合作契合国家对新疆发展的战略定位,对校所协同发展、乌鲁木齐产业升级及新疆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多重战略价值,需坚定推进以实现多方共赢。二是拓展合作维度,合作方案需进一步细化,覆盖国家级研发平台申报、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创新平台实体化建设、产教融合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等关键领域。三是实施重点突破,短期内筛选1~3个技术成熟度高、产业契合度强的项目作为合作切入点,以阶段性成果验证合作模式可行性。四是健全协同机制,建立以目标为导向的常态化沟通机制,涵盖校所双方及市科技局的三方协调、进度汇报及决策联动机制,同步完善高层次人才引育用留配套政策。五是聚焦成果落地,力争在国家级科研平台建设、产教融合示范项目等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推动合作从具体项目向长效事业化运营升级。六是打造示范标杆,力争通过3~5年建设,在跨领域协同创新、政产学研用融合等方面形成可复制的经验,为职业院校与科研机构的深度合作提供实践范例。
此次校所合作是贯彻落实自治区科技创新大会精神的重要举措,为校所双方的深度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相信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研究院必将取得丰硕成果,为新疆的智能制造与低碳技术发展注入强大动力。